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媒体看法院 |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津南法院司法为民典型做法
媒体看法院 |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津南法院司法为民典型做法
  发布时间:2022-11-22 16:36:44 打印 字号: | |

2022年11月21日,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专题报道《调查显示,当遭遇不公平时,选择“通过法律渠道解决”的居首位——人民群众对法治信心十足》,刊登了津南法院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典型做法与事例。

津南法院立足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目标,坚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主线,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,创新多样方式提供有力司法服务,助推法治社会建设取得实效。

 

面向公众,打造法治文化阵地

“真没想到在公园里能见到法庭!”适逢周末,天津市津南区的王先生带着小孩到海河故道公园游玩,接受了一次法治文化熏陶。

  “我们依托海河故道公园打造了民法典长廊,将众多法治文化元素点缀其中,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。”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刘振清介绍,长廊分为12个篇章,涵盖114个民法典知识点、近60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,还设置了模拟法庭、扫码视听等供市民互动体验。

  站在“民法典伴随一生篇”展示墙前,一张法律年龄权利义务对照表吸引了王先生的目光。“0-1岁、1-6岁、14-16岁……不同年龄阶段的权利义务一目了然,民法典真的是守护我们一生!”王先生说,这种呈现形式很用心,便于大家理解。

  

用心办案,彰显司法为民情怀

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。民法典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,对于司法机关来说,除了宣传具体条文,更要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个案件。

  继承纠纷是家事审判的常见案由,不仅涉及财产关系,也关乎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风尚。2021年2月,津南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。该案难点在录像遗嘱的效力认定。“民法典实施前,我国继承法并未对录像遗嘱作出单独规定。在认定先前录好的录像遗嘱效力上确有争议。”承办法官朱晓辉说,结合本案实际及民法典规定,合议庭最终仍尊重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,对在民法典实施前录制的录像遗嘱有效性进行了合法认定。

  “这是天津首例适用民法典判决录音录像遗嘱有效案件,实现了情理法的有机融合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”朱晓辉表示。

“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。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、厉行法治,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。”刘振清说,一件件鲜活的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科书,“我们会继续把群众关心关注的案子变成法治公开课,让大家感受到公平正义,让老百姓更相信法律。”


 

责任编辑:综合办公室
联系我们